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聯系我們
網站首頁 公司簡介 新聞資訊 產品展示 成功案例 誠邀代理 下載中心 聯系我們
通知公告: 自主擇業之路,從調整心態起步           “五一”大放價           滿足這六點,才是「智能鎖」中的佼佼者           虹膜鎖VS傳統門鎖           “凱虹電子”榮獲第七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陜西賽區)三等獎           “凱虹電子”被評選為“2018西安未來之星TOP100”企業          
 新聞資訊
 
· 公司新聞
· 行業新聞
· 通知公告
 
行業新聞  
生物識別技術在銀聯應用的挑戰與機遇
發布者:   Admin 發布時間:   2012-04-19 閱讀次數:   1958 次

二十一世紀以來,生物特征識別技術受到了全球的廣泛關注。身份識別、信息安全、社會安全等領域,已成為生物特征識別技術應用的廣闊市場。隨著國際生物特征識別技術的快速發展,中國生物特征識別技術產業在技術、產品的自主研發、標準化工作和市場應用的推廣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已經初步形成了隊伍。根據IBG(國際生物識別集團)發布的20072012年度全球生物識別市場報告中預測了未來5年全球生物識別市場的規模。預計到2012年將超過74億美元。這說明人們對生物特征識別技術及指紋識別的接受和應用已經步入快車道。國內生物特征識別市場規模將也將保持高速增長。由此可以看到國內生物特征識別產業具有非常大的潛力。

  然而,由于目前生物特征識別技術目前在國內的認知度還不高,技術的應用還處在初級階段,相關產品的制造還主要依賴進口,需要廣泛宣傳并加快生物特征識別產業的發展。在網絡與信息時代,人體生物特征識別技術正在逐步取代傳統身份認證技術,傳統的身份認證手段已經不能滿足信息時代身份認證的要求,迫切需要可靠性高、抗攻擊能力強、方便實用的身份認證技術和產品。等領域具有巨大的市場潛力。

  產業和應用密切結合是生物特征識別今后取得成功的關鍵。在全國信標委生物特征識別標準工作組成立大會上來自中國銀聯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管理部總經理徐燕軍,就生物特征識別技術在中國銀聯應用的挑戰與機遇作了深刻的闡述。

  據了解,國內各銀行通過銀聯跨行交易清算系統實現系統間的互聯互通,進而使銀行卡得以跨銀行、跨地區和跨境使用。

  據資料顯示,中國銀聯在建設和運營跨行交易、清算系統實現銀聯卡聯網通用基礎上,推出了統一的銀聯標準規則、創建銀聯卡自主品牌、推動銀行卡的發展和應用,維護銀行卡市場的秩序,防范銀行卡風險,在中國銀聯與各家商業銀行的共同努力下,銀行卡聯網通用不斷深化,銀聯網絡不僅在大中城市普及,更進一步的向中小城市和廣大農村地區延伸,截止到2009年底,國內發卡量突破21億張,境內聯網商戶147萬戶,聯網POS機具227萬臺,聯網ATM17.8萬臺,2009年全國銀行卡跨行交易筆數75.5億筆,總交易金額達到7.7萬億元,為滿足中國人日益增長的商業、旅游、學習的用卡需求,以及把境內商業銀行服務通過銀聯網絡延伸多境外,中國銀聯積極開展國際化建設,截止到去年年底,銀行卡已在境外83個國家和地區實現了受理,已有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金融機構發行了當地貨幣的銀聯卡。

  中國銀聯非常重視標準化工作,自成立以來制定并維護了銀行卡領域主要技術標準,目前已經基本形成了較完整的技術標準體系,有基礎標準、卡片標準、交換系統標準、受理渠道標準、IC卡標準、安全標準、系統指南以及檢測標準等八個大類共38項技術標準。隨著銀聯業務的不斷發展,銀聯對技術標準工作的要求不僅是單純的制定和宣貫工作,更重要的是建立一整套科學合理可持續發展、充分調動各方資源的技術標準工作機制,為推動銀行卡產業的發展、樹立銀行卡品牌形象奠定基礎。

  生物特征識別技術在銀聯應用的挑戰和機遇

  而此次,中國銀聯參與生物特征識別技術標準存在著是挑戰和機遇。挑戰在于生物特征識別領域對中國銀聯是一個全新的領域,中國銀聯技術力量聚焦在金融基礎標準、銀行卡支付清算系統、銀行卡卡片和受理終端安全等方面,推動諸如生物特征識別特征提取、處理、匹配以及測試等技術缺乏了解,生物特征識別領域有很多專業性需要長時間學習和研究才能取得一些成果。中國銀聯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管理部總經理徐燕軍說道。

  同時,他指出,生物特征識別技術能給中國銀聯帶帶來的機遇在于能否尋找到生物特征識別技術與銀行卡跨行支付技術的結合點,實現生物特征識別技術應用于金融領域,尤其是銀行卡支付領域,以指紋支付為例,公司開展了一些前期活動,充分可以看出在指紋支付領域有較大的市場需求,在其他生物特征識別領域也油需求,尋找合適的結合點和業務模式是銀行卡業務創新的需要,也是開拓生物特征識別領域的需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指紋技術將成未來支付模式

  我們知道,指紋支付業務采用的是活體指紋識別技術,該項技術也是目前生物識別技術中最為成熟的技術之一,生物特征識別技術是目前最為安全與方便的識別技術,既不需要記住復雜的密碼,也不需隨身攜帶鑰匙、智能卡之類的東西。由于不易偽造和假冒,利用生物識別技術進行身份認定,安全、可靠、準確。

  資料顯示,指紋支付與傳統的支付方式相比有很多優點,比如不用擔心錢包被盜、忘記密碼、卡被消磁、盜刷等問題。除了愛好時尚的年輕人,指紋支付也非常適合容易忘記密碼的老年人。而為了方便消費者申請指紋支付服務,有關方面也提供了多種渠道。比如,消費者可以前往所在位置附近的銀行網點或授權商戶網點進行指紋注冊,再通過電話銀行或登錄網銀開通業務。生物特征識別技術中指紋支付將成為銀行所要考慮的重點支付方式之一,徐燕軍說道。

  然而,所需的成本也相當高,同時技術規范并不是很統一,對指紋支付的推廣來說,仍受多方面因素影響。因此,建立一套技術標準、行業標準,迫在眉睫。

  生物特征識別技術標準化的未來,中國銀聯攜起手來實現優勢互補,盡快開展生物特征識別技術應用與金融支付領域的研究工作,按照主管部門的要求,早日實現的目標。徐燕軍最后說道。

  (本文為中國銀聯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管理部總經理徐燕軍在全國信標委生物特征識別標準工作組成立大會整理,未經本人確認)

  關于中國銀聯:

  中國銀聯是經國務院同意、中國人民銀行批準設立的中國銀行卡聯合組織,總部設在上海,目前擁有近三百家境內外成員機構,作為中國的銀行卡聯合組織,中國銀聯處于銀行卡產業的核心地位,對中國銀行卡產業的發展發揮著基礎性的作用。

  關于生物特征識別技術:

  所謂生物識別技術就是,通過計算機與光學、聲學、生物傳感器和生物統計學原理等高科技手段密切結合,利用人體固有的生理特性,(如指紋、臉相、虹膜等)和行為特征(如筆跡、聲音、步態等)來進行個人身份的鑒定。

  傳統的身份鑒定方法包括身份標識物品(如鑰匙、證件、ATM卡等)和身份標識知識(如用戶名和密碼)但由于主要借助體外物,一旦證明身份的標識物品和標識知識被盜或遺忘,其身份就容易被他人冒充或取代。

?
 
網站首頁 | 聯系我們 | 友情鏈接
地址:西安市高新區唐延南路11號逸翠園i都會一號樓二單元1402室 郵編:710065   電話:029-88275811    傳真:029-88604628-800
?西安凱虹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陜ICP備09010341號
 
国产精品九九在线播放,九九热线在线精品视频,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免费,久久久一本精品99久久精品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