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識別技術的快熟發展,使安防系統從純粹的安防系統擴展到了身份識別的更高范疇,拉近了與世界安防系統發展水平的差距。而在安防身份識別系統中,應用最成熟和最廣泛的是指紋識別系統。國際生物識別集團(IBG)發布的全球生物識別市場報告稱,到2012年全球指紋識別技術市場將超過74億美元,而中國到2011年也將擁有約46億的市場需求。
指紋識別系統以人的生物特征作為識別身份的手段,將經濟性演繹到人們能廣泛接受的程度,使各種技術手段都圍繞著這個人體生物特征競相開發相應的產品,指紋識別技術得到了極大的推動,新技術產品也層出不窮 。如不久前中國科學家自主研發出指紋識別電子簽名芯片,填補了國內指紋識別芯片研發和生產空白,專家稱指紋電子簽名芯片與常規加解密芯片相比,不論是性能、整體成本還是資源配備都增強了10倍以上。而意大利議會眾議院在3月3日也試用一種新的電子指紋投票系統,旨在防止議員借助重復投票方式在表決時舞弊,3月10日開始正式投入使用新投票系統,使用存有本人指紋的電子卡片完成投票。在第24屆大冬會中,普羅巴克指紋鎖采用第二代DSP處理芯片技術是目前國內體積最小、識別率最高的指紋識別芯片技術,并獲得世界級榮譽,這也標志著中國指紋鎖與世界體育盛會的全面接軌。據了解這種技術在對于北方人容易出現手指損傷指紋的情況下,誤識率只為0.01%,且可以在零下40度的寒冷天氣使用自如。
指紋識別技術的易用性、低成本是其能在安防領域推廣的基點之一。目前在中國市場,指紋安全識別產品種類多且應用廣泛,而一些新識別技術也在迅速發展中,如人臉識別技術、虹膜識別技術等,由此可見其在安防市場潛力不可低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