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膜識別技術是一種我們既熟悉又陌生,十分科幻神秘,又比較常見的生物特征識別技術,以前我們常常在科幻作品中看到它,而如今它已悄然走入我們的日常生活。
什么是虹膜?
人眼的外觀由鞏膜、虹膜、瞳孔三部分構成,鞏膜即眼球外圍的白色部分,眼睛中心為瞳孔部分,虹膜位于鞏膜和瞳孔之間,包含了最豐富的紋理信息。外觀上看,虹膜由許多腺窩、皺褶、色素斑等構成,是人體中最獨特的結構之一。

虹膜的特性
唯一性
每個虹膜所包含的信息都不相同,出現形態完全相同的虹膜組織的可能性遠遠低于其他組織。英國劍橋大學John Daugman教授提出的虹膜相位特征證實了虹膜圖像有244個獨立的自由度,即平均每平方毫米的信息量是3.2比特。虹膜的纖維組織細節復雜而豐富,并且它的形成與胚胎發生階段該組織局部的物理化學條件有關,具有極大的隨機性,即便使用克隆技術也無法復制某個虹膜。同卵雙胞胎的虹膜紋理信息不同,同一個人左右眼的虹膜紋理都不會相互認同。
穩定性
虹膜從嬰兒胚胎期的第3個月起開始發育,到第8個月虹膜的主要紋理結構已經成形。除非經歷危及眼睛的外科手術,此后幾乎終生不變。由于角膜的保護作用,發育完全的虹膜不易受到外界的傷害。
防偽性
虹膜是人眼的可見部分,處在鞏膜的保護下,具有極強的生物活性。例如,瞳孔的大小隨光線強弱變化;視物時有不自覺的調節過程;在人體腦死亡、處于深度昏迷狀態或眼球組織脫離人體時,出現散瞳現象。這些生物活性與人體生命現象同時存在,共生共息,所以想用照片、錄像、尸體的虹膜代替活體的虹膜圖像都是不可能的,從而保證了生理組織的真實性。
非接觸
虹膜是一個外部可見的內部器官,不必緊貼采集裝置就能獲取合格的虹膜圖像,識別方式相對于指紋、手形等需要接觸感知的生物特征更加干凈衛生,不會污損成像裝置,影響其他人的識別。
虹膜識別技術的原理
虹膜識別通過對比虹膜圖像特征之間的相似性來確定人們的身份,其核心是使用模式識別、圖像處理等方法對人眼睛的虹膜特征進行描述和匹配,從而實現自動的個人身份認證。虹膜識別的主要步驟包括虹膜圖像的獲取、預處理、特征提取與編碼和分類。

目前,虹膜識別技術已在國內外許多領域正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已應用于煤礦行業,企業單位,公安系統,保密單位,銀行金融等領域,在公共安全成為熱點問題的今天,虹膜識別技術在國內各個領域的應用必將和國際上一樣成為發展趨勢。
|